小商品制造业黄金十年结束外贸内销都是困
小商品制造业“黄金十年”结束 外贸内销都是困
历经30年的发展,温州目前形成了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五大支柱产业。2014年初,温州提出实施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努力做大做强“五大支柱产业”。在“三年发展规划”中指出,鞋业产业推进“一区三园”,加快一批小微园建设;服装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配套时尚街区建设。
“各个乡镇都在搞小微园,不过从整个城市发展上看,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功能分区,各个行业依然是分散的,不能形成集群效应,也不利于相关产业链的培育。”温州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温州瓯海区劳务市场,招聘方说今年招工难。
用工成本增加“温州制造”高性价比不再,市场萎缩明星企业倒闭;培育产业链、建小微园,企业谋转型
2016年开年,温州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召集打火机行业里硕果仅存的70多家企业开会,第一句话便是“活着最重要”,黄发静皱了皱眉头,狠狠掐掉手中的香烟。
再用力,都没法扭转今年行业将面临的困局。
2月23日,新京报记者走访温州,这个曾经通过“小商品、大市场”的模式“入侵”国人生活角落的制造业之城,在劳动力价格上涨、出口客户流失、创新乏力的内外交困下,不少企业纷纷倒闭或面临倒闭,其中不乏昔日的明星企业。
如今,不论从企业主还是主管部门,都意识到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虽是传统产业,但不等于落后产业,只要转型得好,就是高效产业、‘永不落幕’的产业。”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一次专题调研时说。
市场萎缩
打火机厂从几百家减至几十家
在苦撑几个月后,李中坚思量再三,决定关厂。
这个决定对李中坚来说并不轻松,事实上,在关厂前,李中坚已经努力顶住几千万的亏损,但颓势仍未好转,只能关闭他一手创办的东方打火机厂。
“不会再做打火机行业了。”李中坚告诉新京报记者。
先有东方打火机厂,后有东方路。李中坚回忆,1993年政府批准东方路附近征地,那时还是一片农田,东方打火机厂是当年第一个建厂、生产的企业,当年就出口创汇3600万。“政府很开心,几年后把这条路命名为东方路”。
东方路所在的瓯海区,是温州市三大主城区之一,占温州市区总面积的42%。瓯海是“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全区现有10万余人活跃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
如今,东方路门庭冷清,似乎只有招牌上“东方”几个字,在南方阴冷的早春里见证昔日工厂的那段辉煌。
1988年,李中坚通过在香港的东方国际推销有限公司将温州的打火机销往国外后,温州打火机如潮水般涌出国门。黄金期,东方打火机厂每天出口的打火机最少达10万只。在李中坚的回忆中,那时市场近乎癫狂,货车就等在路边,一下装配线,马上打包发货。
而曾凭借高性价比、低价横扫全球的温州打火机们,开始在贸易壁垒、用工成本增加等内外交困下困难重重。出口量骤减,全球市场占有率下降,目前温州制造的金属打火机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不足50%。
市场萎缩背后是打火机厂的关闭潮。
温州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表示,2008年,温州打火机企业数量从500家锐减到100家左右,而在黄发静看来,目前估计有70家,而估计有50家能够度过2016年。
“只要能够活下去,温州打火机行业不在我这一代消亡,就已经谢天谢地。”日丰打火机厂厂长黄发静对新京报表示。还活着的日丰打火机厂,日子也并不好过。
日丰以生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金属打火机为主,目前利润比鼎盛时期减少了九成。
劳力成本飙升
月薪6000仍招不到工人
在东方路上的一个十字路口,桥下便是劳务市场。来自贵州的三个90后小伙子在劳务市场逛着,他们都想要找4000块钱以上的工作。
阿忆从同乡那里听说温州不错,就过来了,离家四五年在外打工,他去过江苏、福建、浙江,在他看来,温州也并没有不同,“打工在哪儿不都一样”。在阿忆看来,温州生活成本还是挺高的,每月还要自己租个200块的房子,只能摆下一张床,省吃俭用能存下2000块,工作的目标就是攒够钱就回家讨老婆。
1234下一页>
- 上一篇:我国造纸行业开启调整之门
- 下一篇:石家庄掘进机远程控制技术研制成功【资讯】
- 2023-03-25上海世邦机器改装换面重拳出击
- 2023-03-25拥有行业首条全自动生产线荣事达引领智能制造风潮
- 2023-03-25山特维克获中电铁矿项目全套破碎筛分设备订单
- 2023-03-25盐田国际中国首批大规模使用电力驱动龙门吊150台的码头
- 2023-03-25挖掘机行情火爆工程机械景气度有望延续
- 2023-03-25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拟增五个博士硕士培养站
- 2023-03-25史上最严治超行动你做好准备了吗
- 2023-03-25宁夏荒漠化治理从流沙到流量
- 2023-03-25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3-03-25日立生产形势火热安徽园区春节早开工